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發表英文論文:
1. Fabin Han,Chuanguo Liu,Jin Huang,Juanli Chen,Chuanfei Wei,Xiwen Geng,Yanming Liu,Dong Han,Mengpeng Li.The application of patient-derive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or modeling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Brain Science Advances,2019,5(01):21-40.
2. Zhang N, Lu X, Wu S, Li X, Duan J, Chen C, Wang W, Song H, Tong J, Li S, Liu Y, Kang X, Wang X, Han F. Intrastriatal 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reduces motor defects in Parkinsonian rats. Cytotherapy. 2018, 20(5):670-686.(IF 3.625,通訊作者)
3. Fabin Han, Chao Chen, Wei Wang, Hao Song, Sen Li, Jing Duan, Xianjie Lu, Shichao Wu, Nan Zhang, Qingfa Chen, Yan Wang, Shuwei Liu, Chongluo Fu, Chengbiao Lu, Paul Lu.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meliorated motor defects of 6-OHDA-induced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Oncotarget.2018, 9(1):s1-s15. (第一和通訊作者)
4. Nan Zhang, Baoxing Chen, Wei Wang, Qinnan Deng, Bin Zhang, Shuwei Liu, Fabin Han.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6, 14(1):95-102. (IF 1.559,通訊作者)
5. Fabin Han, Wei Wang, Baoxing Chen, Chao Chen, Sen Li, Xianjie Lu, Jing Duan, Yang Zhang, Yu Alex Zhang, Wennian Guo, Guangyao Li.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derived neurons improve motor asymmetry in 6-Hydroxydopamine -induced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Cytotherapy, 2015, 17(5):665-79. (IF 3.625,第一和通訊作者)
6. Zhe Yu, Ting Wang, Jun Xu, Wei Wang, Guifang Wang, Chao Chen, Lili Zheng, Li Pan, Dianrong Gong, Xueli Li, Huaiqian Qu, Fang Li, Bin Zhang, Weidong Le, Fabin Han. Mutations in the glucocerebrosidase gene are responsible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5, 60(2):85-90. (IF 2.487,通訊作者)
7. Han F, Grimes DA, Li F, Wang T, Yu Z, Song N, Wu S, Racacho L, Bulman DE.Mutations in the glucocerebrosidase gene a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easter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5, 22:1-19. (IF 1.717,第一和通訊作者)
8. Fabin Han, Deborah Baremberg, Junyu Gao, Jing Duan, Xianjie Lu, Nan Zhang, Qingfa Chen. Development of stem cell-based therapy for Parkinson’s disease.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2015, 4:16. (IF 5.872,第一和通訊作者)
9. Wei Wang, Hao Song, Aifang Shen, Chao Chen, Yanming Liu, Yabing Dong, Fabin Han. Differentiated cells derived from fetal neural stem cells improve motor deficits in a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Transl. Neurosci. Clin. 2015, 1(2): 75-85. (通訊作者)
10.Han F, Liu Y, Tan Q, Zhang B, Wang W, Liu J, Zhang XJ, Wang YY, Zhang JM.,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temazole in a beta-amyloid injection rat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Eur J Pharmacol. 2011 Apr 25; 657(1-3):104-10.
11. Hyun-Jung Kim, Erin Mcmilan, Fabin Han, and Clive N. Svendsen Regionally specified 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derived from the mesencephalon and forebrain undergo increased neurogenesis following overexpression of ASCL1. Stem Cells. 2009 Feb;27(2):390-8.
12. Han F, Racacho L, Yang H, Read T, Suchowersky O, Lang AE, Grimes DA, Bulman DE, Large deletions account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utations in SGCE. Mov Disord. 2008 Feb 15; 23(3):456-60.
13. F. Han, L. Racacho, A.E. Lang, D. E. Bulman, D.A. Grimes, Refinement of the DYT15 Locus for Myoclonus-Dystonia and Sequencing Analyses of the Candidate Genes, Movement Disorder, Feb. 01, 2007.
14. DA. Grimes, F. Han (co-first authors), M. Panisset, L. Racacho, F. Xiao, R. Zou, K. Westaff, and Bulman DE., A translated mutation in the Nurr1 gene as a caus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Movement Disorder, 2006 Jul;21(7):906-9.
15. Han F., Bulman DE, Panisset M, and Grimes DA, Neurofilament M gene in a French-Canadian population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an J Neurol Sci. 2005; 32(1):68-70.
16. F. Han, A.E. Lang, L. Racacho, D. E. Bulman, and D.A. Grimes, Mutations in the ε-sarcoglycan gene found to be uncommon in seven myoclonus-dystonia families. Neurology 2003; 61:244-246.
17. Grimes DA, Han F, Bulman DE, Klimek ML, Suchowersky O. Hereditary chin trembling-A New Family with exclusion of the chromosome 9q13-q21 Locus. Mov Disord, 2002, Nov; 17(6):1390-2.
18. Grimes DA, Grimes JD, Racacho l, Scoggan KA, Han F, Schwarz BA, Woulfe J, and Bulman DE.A large French Canadian family with lewy body Parkinsonism: Exclusion of Known Loci, Mov Disord 2002Nov;17(6):1205-12.
19. Grimes DA, Han F, Lang AE, St George-Hyssop P, Rachacho L and Bulman D, A novel locus for inherited myoclonus-dystonia on 18p11. Neurology 2002; 59:1183-1186.
20. Miller S, Kennedy D, Fabin Han and Busbee DL. A rapid and sensitive reporter gene that use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xpression to detect chemicals with estrogenic activity. Toxicological Sciences, USA, 2000 May; 55(1):69-77.
21. Miller S, Han F, and Busbee D, Estradiol receptors in dolphin kidney endothelial cells: Detec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estrogen receptors from MCF-7 cells. In Vitro & Molecular Toxicology, 2000, 13(3):199-211, USA.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陳娟麗,魏傳飛,韓發彬.姜黃素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認知和記憶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04):887-891.
[2]段婧,王琰,王偉,蘆現杰,劉延明,王曉兵,龐保軍,韓發彬.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和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分泌蛋白差異比較研究[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20,42(07):1155-1162.
[3]魏傳飛,王偉,劉延明,段婧,蘆現杰,王琰,張男,李孟鵬,陳超,章陽,佟加貝,韓發彬.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快速分離及多向分化能力鑒定[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9,9(05):267-275.
[4]張亞男,宋娜,徐麗,張學東,韓冬,李榮貴,韓發彬.CD109的生物學功能及其與乳腺癌的關系[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9,9(03):182-187.
[5]徐麗,宋昊,康潔,賈國濤,陳超,王偉,王琰,張男,韓發彬.人體脫落乳牙牙髓干細胞復合纖維蛋白修復大鼠牙周骨缺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23(13):2061-2066.
[6]宋娜,王偉,陳超,牛建一,郭金宇軒,郭存舉,韓發彬.漢族帕金森病患者基因的突變分析[J].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2018,35(03):319-323.
[7]劉延明,王偉,魏傳飛,陳清法,韓發彬.神經祖細胞與纖維蛋白支撐物移植對老年癡呆模型鼠的記憶認知功能改善及其機理探究[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8,8(01):22-28.
[8]陳清法,韓發彬.Epha4基因通過FGF信號通路調節大腦皮層發育[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7,7(05):259-264.
[9]陳超,段婧,申愛芳,王偉,宋昊,蘆現杰,王曉兵,韓忠朝,韓發彬.臍帶血單個核細胞對大鼠帕金森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7,7(02):71-76.
[10]王偉,陳超,劉延明,張男,呂麗燕,宋現讓,韓發彬.應用小動物活體成像追蹤觀察EGFP標記的間充質干細胞[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6,38(02):185-192.
[11]鄧琴南,張彬,高君宇,韓發彬.應用牙源干細胞進行組織損傷修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4,36(12):1680-1688.
[12]張男,王偉,陳保興,陳超,賈昕,丁宇欣,左鑫,鄧琴南,張彬,韓發彬.人體牙髓干細胞的分離與鑒定[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4,4(03):183-188.
[13]李研研,王洪云,馬龍樂,韓發彬.LPL基因突變與高甘油三酯血癥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8(02):331-336.
[14]韓發彬.誘導多能干細胞及其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2,34(05):6-17.
發表中文會議論文:
[1]張彬,張男,韓發彬. 利用人體乳牙牙髓干細胞-纖維蛋白復合物修復大鼠牙周缺損的研究[C]. 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7:232.
[2]韓發彬,宮殿榮,于海燕,陳雙峰,周長輝,王偉華. 臍血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C]. 第五屆國際神經修復學會年會 & 全球神經保護和再生學會第九屆年會并第四屆國際脊髓損傷治療與臨床試驗交流會論文集. 2012:80-81.
科學中國人報道:
“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發光”
——專訪歸國留學博士、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主任韓發彬
今年是韓發彬教授全職回國的第2個年頭。在美國和加拿大,他主要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的致病基因克隆與發病機理探討�;貒�,這位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空降”到聊城市人民醫院的教授,依然專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研究和遺傳致病基因克隆。
不論基礎研究還是臨床醫學,韓發彬教授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過,最讓他驕傲的并不是這些,那會是什么?回國后的這段時間,他對自己科研與臨床轉化和產業發展夢的全新體會和感悟是什么?近日,我們對他進行了專訪,專訪從夢想出發,結于夢想。
懷抱激情 夢想起航
環境是滋生思想的地方,所以古人有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韓發彬的求學時期正是數學家陳景潤證實哥德巴赫猜想引起巨大轟動的時期,他的父親是高中數學教師,母親是醫生,經常勉勵和鼓勵他,要向陳景潤和華羅庚學習,爭取在未來的工作中有所創新,有所發明。加之大學時期,他閱讀了很多的人物傳記,包括許多科學家的傳記故事,對國外許多科學家非常崇拜,認為他們能夠從普通的生活常識中仔細思考去發現客觀規律,創造和發明造福人類的科學技術是非常偉大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韓發彬的夢想也悄然滋生,有夢想,那就邁開堅定的腳步勇往直前。
【記者】:請您回憶一下您的求學經歷,以及您是如何走上科學研究這條道路的?
【韓發彬】:1979年,我考入山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習(現在的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之后又在本校完成了研究生學習。當時從事的主要是環境化學污染物質對細胞染色體和基因的損害以及致突變作用和致癌作用研究。1997年我受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資助,去美國從事分子遺傳學研究,主要是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構建基因表達質粒載體,然后轉染到哺乳動物細胞用于檢測環境致癌物質。之后應Dr.Dennis Bulman和Dr.David Grimes教授的邀請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攻讀人類分子遺傳學的博士學位。在這期間,主要應用遺傳連鎖分析和基因關聯分析鑒定帕金森氏病和肌肉震顫麻痹綜合征的致病基因,先后找到帕金森氏病Nurr1基因突變和肌肉震顫麻痹綜合征的SGCE基因突變;并且在世界上首次報道肌肉震顫麻痹綜合征在18號染色體的新的遺傳位點。隨后又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從事神經干細胞胚胎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的研究工作,以及帕金森氏病和脊髓側索硬化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干細胞治療研究。
【記者】:您曾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期間您主要從事哪些研究工作,有何收獲?
【韓發彬】:在國外學習工作期間主要從事的是用分子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的方法克隆神經系統疾病的致病基因和干細胞治療研究工作。收獲有以下幾個方面:1.英語文獻閱讀水平提高。通過博士學位課程的學習,我閱讀了大量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英語教科書及研究論文。2.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得到顯著提高。系統掌握了各種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體內動物實驗的技術,對于科研課題的順利進行和科研成果的盡快產出起到重要的作用。3.科研課題設計和科研思路提高。這對于我獨立建立一個實驗室并申請科研課題經費起到了重要作用。4.了解了美國和加拿大對博士學位的要求。對于我回國后培養自己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從而使自己培養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回國效力 夢想靠岸
國外的科研環境、物質生活雖然優越,但那里畢竟不是自己的祖國。一個念頭一直縈繞在韓發彬心中:為什么外國人能夠把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非常好,產生許多的發明創造,如PCR技術,DNA測序技術,基因打靶技術。為什么中國人不可以?一個人在國內,愛國情緒常常隱藏在心靈深處,平常覺察不到,而在國外,它像一根敏感的神經,一點兒刺激就會把這種深藏的感情激發起來。作為一個享有盛譽的科學家,韓發彬渴望用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在中國建立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室。
2011年1月起,韓發彬全職回國受聘山東聊城市人民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教授、主任、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青島大學和泰山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記者】:是怎樣的契機,讓您選擇來到聊城市人民醫院?
【韓發彬】:2010年在山東省舉辦的第六界海外高端人才交流會上我認識了聊城市人民醫院的領導,通過他們的介紹到聊城市人民醫院進行了實地考察,決定到聊城市人民醫院創建自己的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
主要原因如下:1.因為我的科研主要是研究疾病的發病機理和干細胞治療,我希望選擇一個有足夠的病人來源和樣本材料的醫院開展研究工作。聊城市人民醫院是山東省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醫院,覆蓋山東西部以及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區,醫院有三千多張病床,臨床科室覆蓋各個專業,學科齊全。2.聊城市人民醫院具有較好的實驗室條件以及先進的科研設備,我到醫院后能夠將研究工作立即開展起來。3.醫院領導非常重視科研。近年來醫院有多個學科進入國家級或者省級重點學科行列,醫院很需要從國外引進具有真才實學的海外留學人員到醫院工作,將醫院的科研工作帶動起來。4.美國的很多一流大學并不是建在大城市,即使建在偏遠的小城鎮,也同樣能培養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5.我在加拿大的渥太華衛生研究院就設在渥太華醫院。該研究院有多個實驗室分布在醫院的東區和西區。我的想法是在山東省口腔頜面頭頸醫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干細胞再生醫學實驗室、生殖醫學實驗室、中心實驗室和其它臨床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一個研究所或者研究中心。6.聊城醫院開展的許多臨床研究工作如口腔疾病和口腔頜面修復的研究,頸內動脈內膜斑塊剝脫術及胸腔鏡技術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記者】:聊城市人民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的研究主要圍繞哪些問題展開,產生帕金森氏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您在細胞領域的研究對這類疾病的預防效果如何?
【韓發彬】:我們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過產生帕金森氏病的誘導多能干細胞,探索自體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這是我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另一課題是收集家族性和散發性帕金森氏病病人的全血DNA樣品,通過基因突變分析尋找致病基因,探討遺傳基因在帕金森氏病發病中的作用。
關于帕金森氏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環境因素大約占80%以上,遺傳因素占10%-20%,過去幾年的研究已找到帕金森氏病有關的十幾個基因,如SNCA,parkin,LRRK2,GBA,NURR1等,我在加拿大的研究曾經報道了帕金森氏病的NURR1基因突變,我們現在的實驗室通過對GBA基因突變的研究發現許多帕金森氏病的病人具有GBA基因突變,提示GBA基因在帕金森氏病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從環境病因方面看,一些農藥和重金屬能夠損傷人體的多巴胺神經元,從而產生帕金森氏病,如錳中毒的患者具有典型的帕金森氏病的神經癥狀。
由于帕金森氏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根治的辦法,干細胞治療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細胞治療方法。我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神經干細胞實驗室進行的胎兒神經干細胞對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治療取得明顯治療效果。美國和瑞典通過十多年的人體病例臨床研究發現,胎兒神經干細胞對帕金森氏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由于胎兒神經干細胞存在倫理學和免疫排斥的缺陷,用誘導多能干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可能是具有發展前景的細胞治療方法。
集結力量 夢想沖刺
激情書寫聊城的再生醫學發展前景,將這位年輕教授的夢想展露無疑,而這個夢想不僅僅成為了他不斷前行的動力,也讓一群人圍繞在他的周圍。而眾多優秀人才齊聚一堂,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
【記者】:請介紹一下您的研究小組,他們各負責哪些工作?實驗室建于怎樣的背景,現在實驗室發展的規模、發展的方向分別是什么?
【韓發彬】:醫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為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并為我的研究團隊投入科研及啟動基金200多萬元,我目前的研究團隊共有10多人,他們分別來自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畢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以及泰山醫學院的研究生。我們實驗室目前有多個研究課題。實驗室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每3-4人一組負責一個課題,他們各自都有明確的科研課題,每個人在課題中承擔自己的實驗部分(子課題)。醫院為我們實驗室增加了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及動物行為學設備,并與其它實驗室共享實驗設備。我們的研究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基金的經費支持。
對于實驗室未來發展,我們計劃用3-5年的時間將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發展成省級重點實驗室,5-10年的時間發展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專職科研工作人員和博士生碩士生的數量達到30人左右,并產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記者】:一支團隊的組建是相當不易的,除了面對嚴峻的環境,也面對性格迥異的研究成員,您是怎樣來管理團隊,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
【韓發彬】:我回國創業的主要目標有2個。一是把科研項目和科研課題做好,多出優秀成果。二是培養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科研人才。為了組建和管理好我們的研究團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按照國外實驗室管理的經驗,實驗室人員每人都有自己的科研課題和科研項目,工作目的明確。2.工作人員時間按醫院的規定執行但又靈活掌握,工作主要看成績不是靠班靠點,個人的時間自己掌握。3.調動科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獨立性。4.大家工作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提高,體現團隊精神。5.我本人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對每一個人的實驗結果我都親自檢查,每周2-3次,幫助科研人員分析實驗結果,對于預期不相符的結果,尋找原因及時改正。6.實驗室每周一下午四點進行每周例會討論工作進展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7.科研試劑和耗材由專人訂購,盡量節約開銷。8. 鼓勵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全國或國際專業學術會議。
潤物無聲 夢想寄語
也許,對于成功者來說,人生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行囊,只要一件就夠了:夢想。有夢想才會有付出,才會有投入,才會有積累,才會有收獲。韓發彬教授就是這樣一位用夢想累積自己人生大廈的人,一位用夢想和執著鎖定科學真理的人。
【記者】:從您工作至今主持參與了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發展情況如何?這些成果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韓發彬】:在美國和加拿大我曾參與多個與帕金森氏病和肌肉震顫麻痹綜合征有關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其中用基因診斷檢測神經系統疾病已經用于臨床診斷。用干細胞治療大鼠帕金森氏病和脊髓側索硬化病的研究成果取得明顯效果。以后我們要在聊城市人民醫院開展更多的神經遺傳病基因檢測項目和干細胞治療研究項目,希望研究結果能夠盡快用于臨床,以便為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希望。
【記者】:在教學上您秉承的觀點是怎樣的?對于新一代年輕的科研人員,您有哪些寄語和期待?您認為一名合格的醫學研究人員應當具備哪些素質?
【韓發彬】:我希望我們實驗室的年輕人努力工作,步步提高,實驗室的碩士畢業生力爭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生要按博士后的要求完成科研工作。希望每一個科研人員和學生將來都能發展成為有真才實學的科研人員,能夠獨立的帶領一個實驗室和研究團隊。不管他們工作在哪里都能把科研工作做好,產生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并能將科研成果轉化成臨床應用。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生物醫學科研人員應該具備以下的科研素質。1.要有自己的理想和進取心。2.工作專心致志,要有鉆研精神。3.工作勤奮,學習刻苦。4.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術技能。5.工作要有耐心。6.要有較好的英語能力。
如果今后我們實驗室能夠培養出一名或幾名院士或者諾貝爾獎獲得者,那將是我本人,或者我們醫院甚至我們國家都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的事。
【記者】:您近期工作的情況如何,對于下一步的工作有何安排?繁忙之余,您是怎樣來調解自己,舒緩壓力的?
【韓發彬】:最近一直很忙,忙完一天后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干完。下一步計劃將動物房建好,建立帕金森氏病和老年性癡呆病的動物模型并用動物行為學實驗方法去驗證動物模型和今后用干細胞治療后評估治療效果。但是工作應當勞逸結合,若有時間我盡量抽出時間打打乒乓球,一方面鍛煉身體,另一方面也減輕工作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來源:《科學中國人》2013-3-28
大眾網報道:
實現“生命再造”的夢想
——記市人民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專家韓發彬
2015-04-08
韓發彬的事業,在美國、加拿大做得風生水起。他本人,卻愈發想要為國家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大眾網聊城訊 坐落于聊城市人民醫院口腔樓的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在鬧市中顯得格外安靜。
記者采訪韓發彬教授,著實費了不少功夫,他總是很忙碌。當記者走進他干凈整潔的研究所,韓發彬剛剛放下手頭的實驗。
今年是韓發彬教授全職回國的第5個年頭,在美國和加拿大,他主要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的致病基因克隆與發病機理探討�;貒�,這位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空降”到聊城市人民醫院的教授,依然專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誘導干細胞研究和遺傳致病基因克隆。四年多來,在市人民醫院的鼎力支持下,不論基礎研究還是臨床醫學,韓發彬教授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夢想起航 回國效力扎根聊城
韓發彬的事業,在美國、加拿大做得風生水起。他本人,卻愈發想要為國家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一個人在國內,愛國情緒常常隱藏在心靈深處,平常察覺不到,而在國外,它像一根敏感的神經,一點兒刺激就會把這種深藏的感情激發出來�!盀槭裁赐鈬四軌虬褜嶒炇医ㄔO和管理得非常好,產生許多的發明創造,如PCR技術、DNA測序技術、基因打靶技術。為什么中國人不可以?我渴望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在中國建立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室�!闭勂鸹貒某踔�,韓發彬誠懇地說,
2010年,在山東省舉辦的第六屆海外高端人才交流會上,聊城市人民醫院高超的醫療水平和良好的科研環境,讓韓發彬對這個偏居魯西的醫院刮目相看。2011年1月,韓發彬全職回國受聘聊城市人民醫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室教授、主任。
“作為山東西部最大的綜合性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領導層高度重視醫學科學研究,且擁有先進的實驗室,臨床科研水平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所以我義無反顧選擇到聊城來發展�!笔腥嗣襻t院優越的科研環境以及自己對夢想的堅持,使韓發彬樂于在聊城“安身立命。
夢想沖刺 集結力量由大變強
在實驗室的建設上,市人民醫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投資1000多萬元裝修實驗室和添置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及動物行為學等先進的實驗設備,為研究團隊投入科研及啟動基金200多萬元。2013年與聊城大學聯合成立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由韓發彬任研究所所長�!拔覀冇媱澯脦啄陼r間將實驗室發展成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專職科研工作人員和博士生、碩士生的數量達到30人左右,并產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闭劶皩嶒炇椅磥戆l展,韓發彬充滿信心。
激情書寫聊城的再生醫學發展前景,將這位年輕教授的夢想展露無遺,而這個夢想不僅僅成為了他不斷前行的動力,也讓一群人圍繞在他的周圍。目前實驗室擁有博士學位科研人員6名,碩士學位科研人員10名和多名博士后及研究生,并有臨床各學科的多名學術骨干參與科研項目,形成了從事干細胞與組織工程基礎與臨床研究相結合的學術研究團隊。
為實驗室人員每人明確科研課題和科研項目、給科研人員提供更多的機會“走出去”進修學習、常去聊城大學等高校做免費學術講座……韓發彬很注重培養、提攜新一代的科研人員,把有才華、有抱負的年輕人盡早推向研究崗位的第一線�!叭绻窈笪覀儗嶒炇夷軌蚺囵B出一名或幾名院士或者諾貝爾獎獲得者,那將是我本人,或者我們醫院甚至我們國家都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的事�!表n發彬教授笑著說。
夢想靠岸 書寫再生醫學前景
除了醫院搭建的平臺,良好的科研氛圍和明確的科研目標也是促使韓發彬教授前進的推動力。研究所成立以來,SCI收錄論文5篇,在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1篇。
韓發彬現在帶領的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病人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神經系統疾病的致病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用動物模型研究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作用機理、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應用、人體牙髓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和牙齒修復。
韓發彬拿帕金森氏病舉例子。帕金森氏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正在逐年上升。有數據顯示,遺傳因素占病因的10%—20%,過去幾年的研究已找到帕金森氏病有關的十幾個基因�!拔覀兊难芯抗ぷ髦饕峭ㄟ^產生帕金森氏病的誘導多能干細胞,探索自體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這也是我們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由于帕金森氏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根治的辦法,干細胞治療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表n發彬試圖用通俗的語言讓記者明白他的研究。
“隨著這些研究項目的不斷完成,我們希望不超過五年時間,將干細胞領域的發現和成果盡快轉化成臨床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表n發彬教授表示。今后韓發彬將致力于干細胞生物學、神經遺傳學、神經生物學和組織工程修復等科研課題的研究,并力爭獲得突破性進展,使一些疾病的診治方法得到革新,為聊城乃至全國的患者帶來福音。